>中标质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标质动态
2009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国质检监函[2009]5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第二季度,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等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现将抽查结果的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本季度共抽查30类3404家企业生产的3833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6.2%。其中,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0%以上的有26类,80%至89.9%的有4类。

  (二)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季度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4.8%、19.8%,65.5%,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9.4%、94.7%、85.9%。

  (三)按产品类别,本季度抽查的主要产品(详见下图)。

  一是重点抽查了7类食品,占本季度抽查类别总数的23.3%。主要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豆制品、啤酒等。

  二是重点抽查了6类日用消费品,占本季度抽查类别总数的20%。主要包括食品用塑料容器、压力锅、电风扇、家用卫生杀虫用品、胶鞋、电源适配器等。

  三是重点抽查了4类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占本季度抽查类别总数的13.3%。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陶瓷砖、锁具及建筑五金等。

  四是重点抽查了10类工业生产资料,占本季度抽查类别总数的33.3%。主要包括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砂轮、安全帽、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工具等。

  五是重点抽查了3类农业生产资料,占本季度抽查类别总数的10%。主要包括脱粒机、低速汽车、旋耕机等。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食品。本季度共抽查了7类954家企业生产的1137种食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3%。其中:

  碳酸饮料:共抽查了12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同比去年提高了近24个百分点。其中,自2008年11月1日实施的GB/T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降低了对产品的特征性指标二氧化碳气容量项目的要求,本次抽查该项目的单项合格率由去年同期的89.2%提高到了98.3%。

  果蔬汁饮料,共抽查了15个省、直辖市的139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同比去年提高了17.8个百分点。抽查中主要发现个别产品甜蜜素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豆制品,抽查了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0种豆制品,重点检测了产品中苏丹红、吊白块等非食品原料指标,结果均未检出。

  啤酒,抽查了22个省、直辖市199家企业的200种产品,抽查中发现有7种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原麦汁浓度不符合标准要求、酒精度不达标、标签标注不规范和个别企业使用非B字啤酒玻璃瓶包装。

  (二)日用消费品。本季度共抽查了6类622家企业生产的727种日用消费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7.8%。其中:

  食品用塑料容器,共抽查了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1家企业的207种产品,覆盖了矿泉水瓶、饮料瓶、调料瓶、食用油瓶、奶瓶、水壶和水杯等常见的食品用塑料容器种类。除3种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出现乙醛含量、跌落性能和耐内压力性能不合格外,被抽查产品的蒸发残渣项目、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含量、密封性能、脱色试验等主要的卫生、理化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要求。

  压力锅、共抽查了64种产品,其中,不锈钢压力锅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有2种铝压力锅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破坏压力、密封圈卫生要求不合格。

  电风扇,抽查的79种产品电磁兼容和噪声项目全部合格,其中吊扇、台地扇、顶扇、壁扇产品质量较好,而台扇及转页扇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为稳定性和机械危险、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螺钉和连接、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合格。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抽查了97种蚊香和68种杀虫气雾剂,基本上覆盖了该行业的大、中型生产企业,抽查企业的总产量约占全国的90%以上。蚊香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8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抽查的电热片蚊香(含电加热器)全部合格。杀虫气雾剂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8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所有抽查产品的药效指标全部合格。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仍然是有部分产品的用药要求、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但两个项目的单项符合率比2008年分别提高了3.6、1.8个百分点。

  (三)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本季度共抽查了4类545家企业生产的648种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3.8%。其中:

  新型墙体材料,抽查的110种产品中,有12种产品的孔型孔洞率及孔洞排列、密度等级等节能性技术指标不达标。同时,抽查中发现有1种产品的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

  陶瓷砖,抽查覆盖了我国陶瓷砖产品的主要产区和新兴产区,并在抽查种类上增加了陶瓷外墙砖。共抽查了8个省的272家企业生产的364种产品,抽查企业约占全国陶瓷砖生产企业总数的30%,抽查企业的总产量约占全国陶瓷砖生产总量的40%。抽查结果表明,陶瓷砖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稳定,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陶瓷砖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有3种产品不合格。

  (四)工业生产资料。本季度共抽查了10类1115家企业生产的1153种工业生产资料,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3.9%。其中: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共抽查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家企业的30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比上次国家监督抽查提高9.5个百分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产品绝缘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不合格、产品导体电阻(20℃)不合格、标签标识不规范。

  砂轮,共抽查了200种,与2008年相比,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抽查发现质量问题最多的仍是有部分产品的孔径不合格,但该项目的单项符合率提高了6.1个百分点。有1种砂轮在进行回转试验时出现破裂,属严重质量问题。

  安全帽,共抽查了13个省、直辖市的120家企业的120种产品,重点检验了垂直间距、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等3个涉及到安全帽安全使用的最重要指标。经检验,抽查的所有产品垂直间距均符合标准要求,但有3种产品在冲击吸收性能和耐穿刺性能两个指标上同时出现不合格。

  三相异步电动机,突出检验了产品的能效指标。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613-2006《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耗能由低到高,依次标为1至3级,1级最节能,3级能效最低。抽查结果表明,有4.3%的产品未达到3级最低能效等级,有81.2%的产品达到了3级,有14.5%的产品达到了2级,被抽查的产品目前尚没有达到1级能效等级的产品。

  电动工具(电钻、电锤),发现有部分小型企业的产品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包括:电源连接与外接软线不合格、内部布线项目不合格、结构检查不合格、爬线距离和电气间隙测量不合格、耐久性试验不合格。

  (五)农业生产资料。本季度共抽查了3类168家企业生产的168种农业生产资料,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6.6%。其中:

  脱粒机、共抽查了9个省、直辖市的80家企业的80种产品。抽查结果显示,玉米脱粒机产品质量较好,小麦脱粒机和水稻脱粒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有3家企业的产品在抽查检验的10个项目中,均有8个项目出现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在安全喂入装置尺寸不达标、外露回转件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符合标准要求、重要部位螺栓尺寸或等级不符合标准要求、机架重要部位焊接质量不达标、危险部位无永久性警告标志等。

  低速汽车,抽查的11种三轮汽车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抽查的17种低速货车中,有1家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前照灯配光性能、加速行驶车外噪声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跟踪抽查分析

  (一)产品跟踪抽查情况。在本季度抽查的产品中,近5年已连续跟踪抽查2次以上的产品共有27类,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90%;跟踪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有19类,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63.3%。从连续跟踪抽查结果表明: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家用卫生杀虫用品、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砂轮等24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相异步电动机、陶瓷砖、膨化食品等3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略有降低。

  (二)生产企业跟踪抽查情况。本季度共对1335家生产企业进行了跟踪抽查,其中重点对286家以往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了跟踪。跟踪抽查结果表明:

  本次有994家企业连续跟踪抽查产品质量均合格,占跟踪抽查企业的73.4%,表明这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产品质量持续性较好。

  上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中,有81.1%的企业通过认真查找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积极整改,提高产品质量,在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合格。如,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跟踪抽查了2008难免抽查不合格的12家企业,经检测产品涉及安全、使用的导体电阻、物理机械性能、结构尺寸等重要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规定。胶鞋,2008年抽查不合格的9家企业,在本次跟踪抽查中被检产品全部合格。

  有54家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在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仍然不合格(详见附件1)。

  另外抽查发现59家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已不再生产,有的因不再具备生产条件被依法关停,有的因无技术能力整改或整改不到位而停产,有的因抽查曝光失去信誉而被市场淘汰等。

  四、部分产品生产集中地抽查情况

  本季度抽查涉及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加大了对产品生产集中地区的抽查力度。其中:

  胶鞋:对生产企业较多的浙江省温州市及所辖瑞安市、永嘉县的44家企业进行了区域性集中抽查。其中,温州市抽查的1种产品质量合格、瑞安市抽查的36种产品中有8种产品质量不合格、永嘉县抽查的7种产品质量全部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拉伸强度、外底厚度不合格。该区域的产品抽样合格率比本次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低9.1个百分点。

  电源适配器:生产企业区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包括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等地。本次重点对这些集中产区的102家企业的114种产品进行了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8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产品的防触电的结构要求、耐异常热、抗电强度、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等关键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

  锁具及建筑五金:我国锁具产品的生产企业主要在南方,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是浙江省温州市,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本次抽查了浙江省的26家企业的26种产品,5种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8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但仍比本次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低6个百分点。

  陶瓷砖: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基地,拥有很多知名的品牌和企业,以生产各类中高档大规格的陶瓷砖产品为主。本次抽查结果反映出,广东省陶瓷砖生产企业的产品整体质量较好,抽查的69家企业的85种产品中,有5种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高于本次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查合格率22.1百分点。福建省是我国陶瓷砖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晋江地区以生产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的小规格外墙砖为主,闽清地区是以生产陶质内墙砖为主。本次主要抽查了这两个地区的61家企业的89种产品,抽查发现有34家企业的48种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吸水率不合格、破坏强度不合格。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据统计,目前我国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生产企业数量约4000家,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河南、浙江、广东等地。此次重点抽查了一些产业集中地,其中抽查的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16家企业(大型2家、中型5家、小型9家)的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河南省巩义市12家企业(均为小型)中有10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河北省廊坊市25家企业(中型2家、小型23家)中有22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

  电动工具(电钻、电锤):重点抽查了浙江省永康市和江苏省启东市的吕四港镇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电动工具产量约占全国电动工具总产量的70%。浙江省永康市电动工具生产企业有150家左右,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约有20家,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约有30多家,全市2008年电动工具的产值为6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4。江苏省吕四港镇约有电动工具生产企业300家,其中电动工具整机和配件生产企业各占一半,全镇2008年电动工具产值为1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0%。

  上一次电动工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在永康市抽查了12家企业的13种产品,有9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4种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在吕四港镇地区抽查了11家企业的15种产品,有8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4种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立即依法对不合格企业开展了整改、复查等后处理工作,并增加日常抽查频次,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本次抽查结果显示,永康市、吕四港镇的电动工具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分别提高了37.6和21.5个百分点,总体质量水平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旋耕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其中,手拖配套旋耕机生产企业集中地以江苏常州为代表,有近30家;轮拖配套旋耕机生产企业集中地以江苏连云港为代表,有20家左右。本次抽查了江苏省的26家企业的26种产品,7种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的共性质量问题是旋耕刀硬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五、处理意见

  针对本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如下工作:

  (一)对于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应责令企业针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认真整改,限期复查。特别是,对抽查中发现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或严重质量问题的,必须立即责令企业停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监督销毁或者做必要的技术处理。

  (二)针对本次抽查中反映出的突出质量问题、区域性质量问题和历次抽查反映出的共性质量问题,如食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超标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啤酒使用非B字啤酒玻璃瓶包装、电风扇的电气安全项目不合格、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的用药要求和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胶鞋的拉伸强度和外底厚度不合格、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陶瓷砖的吸水率和破坏强度不合格、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的电气性能试验和绝缘机械性能不合格、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指标不合格、电动工具(电钻、电锤)的电气安全项目不合格、旋耕机的旋耕刀硬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等,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督。

  (三)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名单通报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督促企业加强自律,提高守法意识,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合格产品。

  请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好本季度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并于2009年10月30日前,将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情况报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

  联系电话:010-82262235、82260199(Fax)

  E-mail:yangsaibao@aqsiq.gov.cn

  附件:1.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

               2.2009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略,已发送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版 权:中标质市场调查中心         商务合作联系:1880100031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06号国家水利部  ICP备案号: 京ICP备11013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