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围绕重点产品和落实专项任务,继续加强了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工农业生产资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现将全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国家监督抽查了136类17812家企业的20000种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4.8%。
全年抽查了食品、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五大类产品,抽查的主要产品比例详见下图。
图1:抽查产品类别(按抽查企业数)
从每类产品抽查情况来看,一是有11类产品的批次抽样合格率全部为100%,包括食用盐,婴幼儿辅助食品、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彩色电视机、房间空调器、电热水器、微型计算机、 CDMA移动电话、药芯焊丝、汽车V带,二是有63类产品的批次抽样合格率在90%以上,主要包括纸巾纸、绿茶、化妆品等:三是有7类产品的批次抽样合格率不到70%,包括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工具、汽车GPS导航产品、电子计价秤、汽油机助力自行车和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8%、67.5%、67.1%、65.3%、60.5%、55.6%和46.3%。
从企业生产规模来看,全年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全年抽查企业总数的12.7%、17.1%、 70.2%,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5.5%、92.8%和84.9%。
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增加了单类产品抽查的企业数。全年抽查的136类产品中,平均每类产品抽查企业数达到131家,同比2008年增加近50%。
二是加强了重点产品抽查覆盖面。有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月饼、电线电缆、木制家具等15类产品抽查数量超过300批次,同比2008年增加1.5倍。
三是加大了产品生产集中区抽查力度。针对一些产品存在集中产区的特点,全年组织对13类产品开展了重点抽查,主要包括湖北省枣阳市的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浙江省的汽车V带,浙江省平湖市的童车,浙江省温州市的胶鞋和锁具及建筑五金,广东省的电源适配器,汕头市澄海区的玩具,广东和福建两省的陶瓷砖,浙江省永康市和江苏省启东市的电动工具,江苏省常州市和连云港的旋耕机,福建省、广东省和天津市的卫生巾,江苏省宜兴市、河南省巩义市和河北省廊坊市的电线电缆,广东省佛山市、潮州市和河南省长葛市的坐便器。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
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7.7%,同比2008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同比2007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详见图2)
图2:2005-2009年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
全国范围内,抽查企业数超过100家的省(区、市)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全部都在80%以上,最高的是吉林、上海和北京,分别为93.4%、92.6%和92.4%,最低的是湖南(80.6%)、河南和陕西(均为 83.1%)。全年各省(区、市)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见附件。
(二)跟踪抽查情况。
全年共对4771家企业进行了跟踪抽查。其中,共抽查了933家上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有767家在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合格,166家仍不合格。
与2008年相比,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提升幅度最大的产品是纸巾纸,提高了37.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是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降低了36.3个百分点。
全年抽查的产品中,近5年来已连续跟踪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有91类,占全年抽查类别总数的 66.9%。其中,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化妆品和食用盐等3类产品近三年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全部保持在95%以上,产品质量较好且保持稳定。木制家具和三相异步电动机近三年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全部都在75%以下,产品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三)全年产品抽查情况。
全年共抽查了30类食品、53类日用消费品、23类工业生产资料产品、11类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和19类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产品,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1.1%、87.4%、84.4%、87%和84.6%。同比 2008年分别提高了3.7、5.3、4.6、2.6个百分点和降低了1.4个百分点。(详见图3)
图3:近3年五大类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变化情况
一是全年抽查了5067家企业生产的5791种食品。抽查的白酒、啤酒、果露酒、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等饮品,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粮食加工晶,酱油、食醋、食糖等调味品,以及豆制品、干制水产品等农副加工食品质量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抽查发现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仍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抽查了591家企业生产的591种月饼,有568家企业生产的月饼抽样检验合格,有23家企业生产的23种月饼抽样检验不合格,不合格月饼中有10种微生物超标、5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1种过氧化值不符合标准规定、7种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二是全年抽查了4795家企业生产的5620种日用消费品。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和羽绒服等纺织服装产品、纸巾纸和卫生巾等纸制品、以及学生用品和玩具等文教体育用品质量水平有所提高。机动车相关产品中,机动车辆制动液、汽车V带、汽车制动器衬片等产品的标准符合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汽车GPS导航产品、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车用汽油等产品的质量状况有所下降。抽查了10类409种“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共有393种产品抽样检验合格,有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产品不合格。截至2009年10月底, 12家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中,有7家经过整改后复查合格,3家已停止生产抽查不合格型号的“家电下乡”中标产品,1家已被财政部、商务部取消中标资格,1家已停产。
三是全年抽查了1879家企业生产的1960种工业生产资料类产品。抽查的安全阀、砂轮、数控系统和数显装置、电动食品加工设备等机械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电子计价秤、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压力表等计量器具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全年抽查了3589家企业生产的4004种农业生产资料类产品。抽查的农药、磷肥、复混肥等化学原料产品质量总体合格水平稳步上升,在全国复混肥、磷肥产品质量国家和地方联动监督抽查中,有 2520家企业的2852种产品合格,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7%,在部署的复混肥三聚氰胺检测中,279个复混肥样品均未检测出三聚氰胺。通用小型汽油机、潜水电泵,植物保护机械等农用机械产品质量提高较大,碾米机产品安全防护装置不合格问题仍然存在、抽查合格率有所下降,脱粒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五是全年抽查了2482家企业生产的2625种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类产品。抽查的细木工板、铝合金建筑型材、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新型墙体材料、建筑防水卷材等建材产品质量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中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大大低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坐便器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大幅提升,陶瓷砖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稳定。
全年国家监督抽查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都及时开展了后续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年1至3季度已有342家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复查合格,有9家企业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其余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在整改中。
三、下一步工作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将进一步改革完善监督抽查制度,加快完善监督抽查技术法规体系,加大全国联动监督抽查力度,实施对抽查产品的分类监管,完善抽查后处理的机制和措施,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严格依法落实不合格企业抽查后处理工作。责令企业针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认真整改,限期复查,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续跟踪和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汇总抽查后处理信息,加强后处理结果信息的统计报送。
二是要深入抓好对存在共性质量问题产品的监督管理和区域整治工作。对全年抽查中反映出的突出质量问题,特别是历次抽查反复出现的共性质量问题,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要加强对质量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和产品的后续监管。加强对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工具、汽车GPS导航产品、电子计价秤、汽油机助力自行车和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等抽查合格率较低产品的监管力度,将本地区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质量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和产品列入 2010年的监管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力度,跟踪企业整改效果,促进区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版 权:中标质市场调查中心 商务合作联系:18801000315 |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06号国家水利部 ICP备案号: 京ICP备1101373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