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信息通讯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质检总局和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检验检疫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国家认监委、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代表分别就本国信息通讯产业技术准入管理和市场监管做了主旨发言,深圳通讯企业华为、中兴通讯就23个技术性贸易措施议题与美国、欧盟等代表进行了多边技术交流,并积极推动解决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认证新规后续管理、欧盟新无线电指令实施等技术问题。
深圳的信息通讯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出口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据了解,2015年6月,美国FCC连续针对无线通讯设备认证出台了新规,要求产品相关认证测试实验室必须由被FCC认可的国外指定机构认可并由FCC根据政府对政府互认协议(MRA)的条款进行认证,所有测试结果须由这些取得认可资质的实验室提供。新规一旦实施,将对深圳的信息通讯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市场损失将占全国50%以上。深圳通讯产业迫切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在研讨会期间,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签署了《关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正式在深圳启动全国首个信息通讯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将主动对话技术贸易措施,帮助重要产业顺利解决技术壁垒,切实维护我国出口产业利益。该对外交流平台是质检总局首次在地方围绕出口重点优势产业搭建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也是首次组织企业直接与外方政府代表就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进行多边技术交流,是全国首个地方性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外技术交流平台。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庆生在会上表示,本次研讨会搭建的信息通讯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交流平台,将有利于深圳深入理解主要贸易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深圳信息通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往,深圳有关TBT/SPS的评议意见是通过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向国外组织和WTO秘书处反馈的。如今,首个地方性信息通讯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落实深圳,将有力推动深圳乃至全国产业顺利“走出去”,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据了解,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伴随着近代国际贸易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发展的,体现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中,主要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中的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与食品安全措施。其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还有绿色壁垒措施、信息技术措施、原产地地理标志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措施、计量单位制措施等。数据统计,2015年,WTO成员新增通报技术性贸易措施3457件,仅今年1月,WTO成员新增通报技术性贸易措施364件。 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国家贸易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全球贸易,但合理利用技术贸易措施,可以促进资源保护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加强与国外对话技术贸易措施,并制定科学的应对举措,将有利于深圳乃至全国重点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健康发展。
版 权:中标质市场调查中心 商务合作联系:18801000315 |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06号国家水利部 ICP备案号: 京ICP备1101373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