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田湾,一个因“核”而闻名的地方。自1999年10月核电站启动建设以来,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累计发电近1400亿千瓦时。二期工程3、4号机组正处于建安高峰期,扩建工程5号机组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江苏省建设沿海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进入加速推进期。
为大力支持田湾核电建设,服务核电进口设备通关,近年来,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积极创新监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效能,努力提升把关水平,在助力核电产业发展的同时,携手企业共创绿色家园。
便捷通关新内核
随着3、4号机组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田湾核电站进口设备数量不断攀升,通关需求也更加迫切。如何能够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推动田湾核电站进口设备的检验检疫工作更为高效、顺利地进行,成为摆在检验检疫部门面前的巨大考验。
“现场检验检疫办事机构要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探索出适合核电站需求的监管新模式。要加强与江苏检验检疫局对口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做好与首都机场、满洲里等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好、服务好核电站发展。”连云港局副局长魏厚德在田湾核电站调研时如是说。
经过反复实践,“入库预检+远程监管+集中查验”模式正式建立。该模式要求检疫监管仓库管理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设备入库前,由取得岗位资质的检疫协管员对木质包装进行预检疫,填写预检疫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向检验检疫部门反馈,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大幅降低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在检疫监管仓库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管有效覆盖。同时,利用微信、QQ等交流平台,搭建起检企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实时全面掌控进口设备开箱查验情况;当进口设备使用进入高峰期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在检疫协管员的监督下提前开箱,再由检验检疫部门统一安排人员对其进行集中查验,避免因开箱问题而耽误工程进展。
优质服务新标准
“个性化的服务理念、精准化的服务措施、全域化的服务范围、品牌化的服务内容,是我们打造服务型组织的具体措施,也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连云港局海港办事处主任刘翔在谈到如何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时曾说到。
在服务田湾核电建设过程中,连云港局始终坚持以企业满意度和认同感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打造出一个以“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为特色的服务品牌。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提供全过程服务。简化工作接口,成立田湾核电站检验检疫工作组,协调解决企业进口业务中遇到的报检和现场检验检疫问题。落实责任到位,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明晰检企权责,规范检企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田湾核电进口业务实行预约报检服务和“5+2”工作制,允许企业在货物到达口岸之前提前办理报检手续,随到随报,缩减流程,便捷验放。
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提供全方位服务。推行现场办公制度,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健全检企例会制度,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及时反馈检验检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业务宣传,及时向田湾核电相关部门传达检验检疫最新政策和动态信息,帮助企业进口设备顺利通关,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服务成效。
建立“零待时”工作机制,提供全天候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直通放行,进口设备在检验检疫人员监管下可直接运至企业直通放行监管仓库,实现口岸放行“零待时”。在检疫监管过程中克服人手不足、任务繁重等不利因素,优先安排检力资源,实现检疫监管“零待时”。对于检疫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迅速向企业做出通报,及时予以处理,切实维护企业利益,实现问题处理“零待时”。
检验把关新成效
据统计,在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90%以上的进口设备使用天然木箱装载,另有少量进口设备使用铁皮箱装载,但箱内由垫木支撑。这些进口设备所携带的木质包装可能造成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不容忽视。
“对进境木质包装实施检疫监管既是法律赋予检验检疫部门的重要职责,又是检验检疫部门守卫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任务。”连云港局副局长董钧在田湾核电调研时强调。
近年来,连云港局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正确定位执法把关职能,在支持田湾核电建设的同时,携手企业构筑起三道梯次防线,实现了对疫情疫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拦截。第一道防线,检疫查验与室内鉴定无缝对接。针对检疫查验过程中发现的有害生物,现场查验人员会立即抽取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检疫鉴定,确保了检疫查验与室内鉴定的无缝对接。第二道防线,疫情截获与疫情处置实现闭环。充分发挥部门协作,全面强化联防联控,建立起完善的疫情防控机制,有效提高了突发疫情处置能力。第三道防线,问题反馈与疫情监测形成补充。连云港局适时启动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工作,每年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仓库、拆解场地和堆场周围布置监测设备,并以监测结果指导检疫查验,从而明显提高了检疫监管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分类管理、风险防控、精准推送,连云港局用行动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关检合作、互通互联、互认互助,连云港局一直在苦练内功、服务发展。连云港局将以服务核电事业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扩大服务供给,更好的服务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版 权:中标质市场调查中心 商务合作联系:18801000315 |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06号国家水利部 ICP备案号: 京ICP备11013734号-1 |